“妈妈,给我一把刀,我想自杀。”说出这话的人,是一个年仅7岁的小男孩,他叫陈孝天,原本活泼开朗,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望,却不幸被疾病折磨,小小年纪就永远的失去了光明。
在他被确诊疾病之前,母亲周璐也被疾病折磨的痛不欲生。她在年的时候,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医院检查只是在诊所买了一些药,结果不仅没有缓解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
最后,周璐实在是疼的没办法,医院检查,发现她居然是得了严重的尿*症,双肾已经开始衰竭,需要做换肾手术,或是透析才能继续生存。
做换肾手术不仅花销大,而且还很难找到可以匹配的肾脏。因此,她选择了花销相对较低的透析,由于身体越来越虚弱,周璐没有办法继续照顾孩子,只能请婆婆帮忙照顾。
陈孝天到了奶奶身边后,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奶奶总是守在他的身边,他稍微有点头疼脑热,奶奶就会特别紧张,医院或诊所治疗。
遗憾的是,悲剧还是发生了。年,5岁的陈孝天,总是莫名其妙的摔倒,弄的身上脏兮兮的。去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头部居然有恶性肿瘤,
家人极度绝望,哀求医生尽力救救孩子。经过手术后,陈孝天的肿瘤被切除,然而只过了短短半年时间,他又换上了重病,家人积极为他治疗,却没能阻止癌细胞扩散。
最后,医生一脸悲痛的通知病人家属,孩子最多只能活几个月,尽量多陪陪孩子,不要让他留下遗憾。
刚失明时,陈孝天非常伤心,总是嚎啕大哭,后来他逐渐接受了这种残酷的现实,反过来安慰母亲,不要太伤心。
一天,奶奶像往常一样守着陈孝天,问他有没有什么心愿想要实现?陈孝天说道,他想让妈妈恢复健康。
奶奶听了非常心酸,但是一个大胆的念头,不由得在脑海中浮现。医院问医生,能不能把孩子的肾脏移植给儿媳妇周璐?
医生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二者的肾脏很匹配,若是进行移植的话,周璐应该可以恢复身体健康。
周璐得知此事后,拼命的拒绝,还说自己宁死也不要儿子给自己捐肾脏,希望他完整的离开。
一天,周璐和婆婆因为移植肾脏的事情吵架,陈孝天无意中听到后,一脸坚强地对妈妈说,我想进行手术,把肾脏捐给妈妈,这样我可以一直陪着妈妈了。
周璐听到儿子这番话,顿时情绪失控,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不久后,陈孝天捐肾救母的事情就传开了,有记者赶来进行采访,问他还有没有什么心愿想实现。
他回答说,想当兵,可惜现在没机会了。按照我国的规定,想参*的人需要年满18岁,上级领导考虑到陈孝天的情况比较特殊,专门安排湖北省荆州市的武警支队,给陈孝天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入伍仪式。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陈孝天完成了自己参*入伍的梦想,非常的高兴,笑着对前来帮助自己举行仪式的战士们说道,我以后可以一直保护妈妈了。因为陈孝天的强烈坚持,周璐最后决定接受了孩子捐献的一个肾脏。
年4月,陈孝天的病情突然恶化,通过抢救后不幸去世。他在弥留之际仍在劝说母亲一定要坚强,不要为自己的离去太伤心,他的肾脏以后会继续守护着母亲。
医院遵照陈孝天的遗愿,把他的左肾移植给了母亲周璐,他的右肾移植给了另一名尿*症患者,他的肝脏,移植给了一个乙肝肝硬化患者。陈孝天的临终捐赠,让这三名接受器官移植的人重获新生,也感动了无数人。
这样的故事提醒着我们:生命的可贵在于我们所关爱的人以及我们对他人的奉献。尽管陈孝天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用自己的坚强和爱心影响了许多人,并且成为了一个值得纪念的好榜样。
这个故事还引发了对器官捐赠和医疗资源分配的思考,中国仍面临着器官捐赠不足的问题,许多等待移植的病患长时间等待,甚至失去了生的希望。
有专家表示,陈孝天的故事鼓励我们重视器官捐赠,呼吁更多人参与其中,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线生机。
在社会层面,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