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月大女婴双肾长满结石,危在旦夕竟是家 [复制链接]

1#

5月大幼儿竟20多个小时无法排尿,且全身浮肿,肾功能出现异常,危在旦夕!

医生做了超声检查,发现她的双肾积水,还发现肾脏内有不少细小的结石,恰好堵在了输尿管上方。

血肌酐值超过umol/L,已经有了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还有脓毒血症。医生当时就给家属下达了病重通知。

经专家会诊治疗,孩子终于排出结石,排尿功能恢复正常。

体内结石碎片

婴幼儿患肾结石往往表现为哭闹、颜面苍白、出冷汗;出现排尿不畅、尿淋漓、尿中断、排尿困难,甚至血尿,部分伴有呕吐、腹泻;如并发尿路感染,则出现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生长发育迟滞等症状。

婴幼儿肾结石的危害

1、感染:结石合并的感染,在结石排出或取出前,是很难治疗的。这种感染可发生肾盂肾炎、肾积脓、肾周围炎及肾周围脓肿和膀胱炎等。急性期表现为发热,反复出现的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也可能出现多尿、夜尿增多、低血钾、低血钠或慢性肾小管性酸中毒。晚期可因肾功能损害而出现尿毒症症状。

2、肾组织为脂肪组织代替:肾结石发生肾盂肾炎时,肾组织破坏后被脂肪组织所代替,进而导致肾功能下降,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3、局部损伤:小结石活动度大,局部损伤较轻。大而固定的结石,可使肾盏、肾盂上皮细胞脱落,出现溃疡、纤维组织增生,以致间质纤维化。结石常损伤血管,引起血尿。

4、尿路梗阻:结石的梗阻通常是不完全性梗阻,若双侧输尿管或尿道梗阻则可出现尿闭,严重者发展为尿毒症。

常见的错误喂养方式

不按比例冲调奶粉

部分家长认为:多加几勺奶粉能让婴幼儿吸收更多营养。事实上,奶粉和水的调配比例是经过精确计算、最适合婴幼儿消化吸收的浓度,不按比例冲调奶粉会加重肠胃、肾脏的消化负担,水分摄入不足,从而导致婴幼儿肾结石。

用矿泉水冲奶粉

婴幼儿肾脏不能承受过量的矿物质,但矿泉水含矿物质多,若长期饮用,会加重婴幼儿肾脏的负担,易引发婴幼儿肾结石。

过量补钙

婴幼儿过量补钙不仅对其健康无益,还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过量补钙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增加婴幼儿患肾结石的风险。

过早喂辅食

不正确的辅食添加方式:提前喂辅食,喂养量过大等,都会增加婴幼儿的肾脏负担,易诱发婴幼儿肾结石!

正确喂养方式,避免婴幼儿肾结石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应食用母乳或者配方奶,除此之外无需给婴幼儿添加任何辅食。母乳中含有婴幼儿容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多种免疫物质等,帮助婴幼儿快速发育,增强抵抗力。

2、正确地添加辅食: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1.7%婴儿早于4月龄就添加辅食。婴幼儿添加辅食最好从6月龄开始,不宜早于4月龄。过早添加辅食,不仅可能影响母乳喂养,还可能因辅食难以消化,增加腹泻等危险。

此外,在添加辅食时,应选择新鲜、自然,无成人调味品,低溶质负荷的食材;在添加过程中,需从单一到混合,每种尝试3-5天,并遵循从少量到多量的原则,不添加盐类调味品。

3、重视饮用水质:婴幼儿除了食用母乳、奶粉之外,还要适当地补充水分。水质对于婴儿成长特别关键,如婴幼儿长期饮用水质偏硬的水,溶于水中的钙、镁等盐类较多,就容易诱发肾结石。因此,婴儿饮用的水,应尽量选择用净水器过滤后的水,或烧开后再饮用。

4、不可盲目补钙:专家特别提醒,科学喂养,绝不能盲目补钙。婴幼儿血液中的钙含量过高,罹患婴幼儿结石病的几率会增加,并妨碍骨骼的生长发育。所以,给婴幼儿补钙一定要适量。

此类危机事件也给家长们敲响警钟,婴幼儿喂养需谨慎!家长们一定要学习专业的喂养知识,避免走入喂养误区,影响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你,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