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肾结石,我们并不陌生,因为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肾结石患者,甚至是我们自己。肾结石顾名思义就是肾里长了石头,实际上是人体矿化的一个产物。这个肾结石是比较古老的一个疾病。
在五千年前埃及的木乃伊中就发现了肾结石和膀胱结石,但是肾结石这个概念其实很不确切,如果要是确切一点叫泌尿系结石或者叫尿石症,可能更确切一点。
肾结石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和血尿,疼痛可为钝痛或剧烈绞痛,约75%肾结石患者有腰痛。当然也有一些情况下,肾结石是没有疼痛的,这类情况主要有:
1、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或丧失,对疼痛的敏感性明显下降或消失,也可能不会出现疼痛症状。
2、结石出现慢性梗阻,肾积水缓慢加重。这种情况下患者多未能感觉到腰痛不适,随着肾积水的加重,可能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3、结石较小,又没有出现梗塞。这样的情况下,患者是没有什么疼痛感觉的,只是会随着病情的加重,慢慢的出现疼痛。
4、结石较大,但是没有出现梗阻症状。这种情况下多数患者也没有疼痛症状。
5、部分输尿管结石,急性期过后也可没有明显的腰痛症状。但由于结石存在,在造成输尿管梗阻部位的息肉增生、输尿管狭窄及梗阻部位以上输尿管的扩张和肾积水。
以下图片为我科行肾结石手术(经皮肾镜PCNL)的术前术后对比图(右侧为术前,左侧为术后):
常见的结石成分有: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碳酸钙、尿酸铵等,不同成分的结石预防方案不同。
80%左右的肾结石为含钙结石,其中主要为草酸钙、磷酸钙。其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和饮食、气候、遗传、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较容易纠正的病因是个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药物对于您这种类型结石的预防作用不大,且副作用多和不能长期坚持,一般不建议使用,包括中药。因此,以下预防方案可能是您预防结石复发和生长的唯一可行手段。
大量研究证明食物中多种营养成分和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关系。其中,较为肯定的有以下几种:饮水、钙、蛋白、嘌呤、草酸、钠等。
一、增加液体摄入量和保持足够尿量:
具体方法如下:
1、总原则:保持充足尿量是预防尿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增加每天液体饮入量,保持尿量最好大于2.5升,最少2升(心血管患者适当减量,由心内科医生决定)。饮水要均分多次于全天,尤其是在餐后3小时、大量体力活动时、睡前。
2、饮入液体的种类:不必过多的限制,自来水(包括软水、硬水)、汽水、矿泉水、纯净水、去离子水、各种果汁、可乐、西瓜、清茶水均可,但避免过多次饮用咖啡、浓茶水和草莓饮料。人们通常认为硬水含钙多,饮硬水的人可能容易生长结石,但调查结果证明,水质对结石发病无明显作用,请放心饮用。
3、建议饮水量: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同,每天的建议饮水量差别较大,增加液体摄入量的目的是保持足够的尿量。一般情况下,遵循以下建议即可,但最准确的方法是根据每天的尿量调节液体摄入量(见第4节)。
a,要维持2.5升尿量,当环境温度〈30C,每天液体饮水量应为2.7—3.0升。当环境温度为30—35C时,液体饮水量应3.5升,当环境温度为〉36C时,液体饮水量应4升左右。
b,要维持2.0升尿,当环境温度30C时,液体饮入量应2.2—2.5升;当环境温度为30—35C时,液体饮量应3.0升;当环境温度为〉36C时,液体饮入量应3.5升左右。
c,如果为中体力劳动者,液体饮入量+ml;如果为重体力劳动者,液体饮入量应为+ml。
4、以下是粗略估计每天尿量的简单方法:根据每天排尿次数计算:正常人每次的尿量应该是:较憋涨时—cc(ml)左右,不太憋涨排尿可能为—cc(ml)。要维持2.5升尿量,如果没有使每次尿量减少的疾病(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有症状的尿路感染等),每天排尿次数应8次以上;最少维持2升尿量时,每天排尿次数最少在6—7次以上。最好的方法是用一个有刻度的容器测几次您每天的排尿量,得到您每次尿量的平均值,然后乘以每天的排尿次数,即可得出全天尿量。
5、非常有趣的是,如果能保持充足尿量(大于2.5升)一段时间后,人体可能建立新的体液平衡,将自动多饮水而保持充足尿量。
二、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量
您一天摄入动物蛋白食物(如肉、鱼虾和各种蛋类等)的可食部分的总重量最好不要超过克(克=1市斤)因为动物蛋白中含硫氨基酸比例高,过多食用将促进尿结石的形成。根估计结石患者尿中重要成石因素钙、草酸和尿酸含量提高的一半,是由于饮食中动物蛋白过多所致。另外,过多动物蛋白的摄入还可以使尿液酸化,也促进了结石的形成。植物蛋白(豆腐等豆制品属于植物蛋白)则没有这些作用,不必限制。
三、调整钙的摄入量
我们建议您每天钙的总摄入量要控制在—毫升范围内,不可摄入过多,也不要过少。可能您不禁要问,钙摄入量少不是应该减少尿石的形成机会吗?这是以前的错误观点。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没有根据地限制钙的摄入量,不仅不能减少结石的形成,反而增加尿中成石的机会,这是因为大部分结石的形成并不是由于肠道对钙的吸收过多所致,如果这时限制钙的摄入,却增加了尿中另一种重要的成石物质草酸的含量。同时由于钙的摄入量不够,骨质脱钙增加,易导致骨质疏松。所以目前科学的观点:是不需限制钙的摄入量,但也不能食入过多的含钙较高食物,每天钙的摄入量应掌握在—毫升范围内。
我们中国人食物中钙摄入偏少,在正常饮食下每天加喝2杯牛奶即可达到以上要求,当然如果您已有喝牛奶的习惯,就不必加喝这2杯牛奶。
四、控制草酸的摄入
为降低含钙结石的复发,应该减少富含草酸食物的摄入,这是因为草酸摄入量过多将促进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我们建议为:尽量少食草酸富含食物,其可食部分总重量应掌握在50克以内,饮料方面,浓茶、咖啡和草莓饮料等草酸含量高,应减少饮用。
部分食物草酸含量高,应减少饮用(毫克/克)
玉米片4.4—5.6芹菜茎7.75*瓜2.36
豌豆1.5芹菜35.62柿子椒0.2
毛豆95非菜蘑菇0.2
菜豆78大蒜65苹果1.5
绿豆芽19非*23橙6.8
*豆芽13蒜苗鸭梨1.7
大白菜60绿葱香蕉0.7
小白菜小葱2鸡蛋0.9
油菜4.6葱头30鸡0.5
圆白菜21茭白83牛奶0.5
菠菜3菜花1.2肾脏,肝脏2.0—7.0
圆叶菠菜南瓜0.5火腿1.0
莴苣15西红柿5.3猪肉,牛肉0.4—0.8
其中草酸含量大于毫克/克的食物为富含草酸食物。此外,富含草酸的食物还包括:芥菜头、甜菜根、四季豆、芥蓝、食用大*、葡萄干、草莓、柠檬、核桃、栗子、松子、杏仁、花生、芝麻。
五、限制钠的摄入量
钠摄入量减少可以降低尿中钙的含量。从而减少结石的形成,长期坚持,利于防石。人体每天主要是通过调味食盐摄入钠。限制高钠摄入的推荐方法是在餐桌上尽量不食或少食盐类食物(如各种咸菜、酱菜等),但在炒菜时根据口味可以添加少许食盐。如果患者能够遵循这一推荐方法,即可将食盐摄入量减少到4—5克。
六、限制食物中的嘌呤是尿中尿酸的前体物质,如果大量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尿中的尿酸增加,促进结石的形成,所以您应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我们建议量:富含嘌呤食物应少于50克/天,富含嘌呤食物包括:猪、牛、羊、鸡、鸭、鹅等动物的内脏(肝、心、肠、肚、肾等),青鱼、沙丁鱼、扇贝、鲜贝等。
七、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
食物纤维的最大益处是增加肠管蠕动,减少吸收时间,减低钙和草酸的吸收。水果、蔬菜和菌藻类食物中含纤维较多,应鼓励患者食用,但有的蔬菜和水果中草酸含量较高,应注意避免食用。再者,大多数水果、各种果汁和蔬菜为碱性食品,可以降低尿液酸度,最有利与草酸钙、尿酸结石患者。我们的建议是,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别应吃—克和—克以上。
八、控制酒精饮料摄入
饮酒过多使尿液浓缩,尿中成石盐类的饱和度增加,促进结石的形成,应尽量减少饮酒。
九、其他建议
除非您明确患有骨质疏松、软化症、佝偻病、软骨病等,您应避免服用含有维生素D的药物或制剂,如:维生素AD(鱼肝油丸)、鱼肝油(清鱼肝油)、钙尔奇D、多种钙糖片、保健糖钙片、英康利等。除非您有明确的维生素C缺乏症,您应尽量少服用含有维生素C的药物或制剂。
尿石症的预防是长期过程。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您应尽量过多地了解尿石症的相关知识。
请您认真执行以上建议,长期坚持将对结石复发预防和阻止已有结石的生长有益处。对于大多数尿石症患者,饮食预防是唯一能够长期坚持并取得预防效果的方法,因为长期服用抗结石药物很难坚持。除此之外,这些建议还有利于预防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和结肠疾病等。如果您的其它家庭成员也遵循此饮食习惯,将益于全家身体健康。
长篇大论,估计也看蒙了,以下是简易的:
泌尿系统结石健康教育处方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多见于男性,可引起剧烈疼痛、血尿。如继发感染还可引起发烧。结石长期梗阻可引起梗阻部位以上尿路积水、肾功能损害,所以要积极治疗。
治疗.
1,直径0.5厘米左右的尿路结石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排石冲剂和增加跳跃活动等办法排出体外。
2,直径1.5厘米以下的单颗结石病例,可以通过体外震波碎石方法治疗。
3,饮水每天应超过0毫升。避免饮用高硬度水,可饮用磁化水。饮水量要分布全天,除白天大量饮水外,睡前、睡眠中起床排尿后也须饮水-毫升。
4,根据结石成份,适当调节饮食。如钙盐结石病人应限制海带、黑木耳、豆类、牛奶等含钙食物;草酸盐结石病人宜少吃菠菜、豆类、葡萄、茶叶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多食牛奶、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磷酸盐结石病人宜用低磷、低钙饮食和酸性食物,禁食奶制品、豆类等含钙丰富食品;尿酸盐结石病人,宜少
吃动物内脏、肉汁、家禽等含嘌呤高的动物食品,少吃糖,多食碱性食品和新鲜蔬菜与水果。
5,平日多饮水、多活动,注意控制钙、蛋白质、草酸盐、食盐的摄取量,可补充镁及维生素B6,有助于减少结石的复发。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