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专家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导读
对于因慢性肾脏病(CKD)所致的高磷血症患者而言,他们常常会服用磷酸盐结合剂,促进磷酸盐经粪便排泄。但是磷酸盐结合剂也有两点不足,首先,它会导致不良反应,如铁沉积、高钙血症和胃肠道反应;其次,在餐前餐后服用需要剂量较大,对患者生活和经济造成阻碍。近日,日本研究团队通过26周的临床试验,发现新型双机制控磷药,Tenapanor不仅仅可以有效控制高磷血症,还能减少磷酸盐结合剂的用量,降低患者生活和经济负担,增加患者依从性。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为期26周,多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入组对象为日本的依赖性透析患者,他们的血清磷水平为3.5-7.0mg/dL。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入组时正在使用磷酸盐结合剂。入组患者共有67例,25例(37.3%)为女性,42例(62.7%)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2.7岁。试验的干预方法为,基线时,不改变患者服用的磷酸盐结合剂剂量与种类,但需与Tenapanor合用,剂量为30mgBID,口服。在试验开始后,医生可以调整磷酸盐结合剂或Tenapanor的使用量,尽量使患者的血清磷与基线的变化不超过±0.5mg/dL。若患者单用Tenapanor即可将血清磷的水平保持在2.5mg/dL以下,则可以不合用磷酸盐结合剂。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与基线相比,患者中有多少人磷酸盐结合剂用量下降了30%以上。次要终点为血清磷的变化情况。另外,研究也考察了Tenapanor的安全性。
研究结果
总计入组67例患者中,只有43例完成了试验。总计24例(35.8%)患者终止了研究,其中14例是因为患者要求终止,6例因不良反应、3例因连续2周血清磷≤2.5mg/dL,以及1例因医生决定终止试验。
在基线时,患者平均每天使用14.7片磷酸盐结合剂,而在第26周时,平均每天使用3.0片磷酸盐结合剂,如下图直观显示(图1)。
图1患者磷酸盐结合剂使用量变化情况
在第26周时,有29例患者Tenapanor的使用剂量为30mg,11例为20mg,8例为10mg,19例为5mg。
主要终点方面,48例(71.6%)患者磷酸盐结合剂用量下降了30%以上(95%CI,59.3-82.0;P<0.)。此外,35例(52.2%)患者磷酸盐结合剂用量下降了50%以上(95%CI,39.7-64.6;P<0.),19例(28.4%)患者不再合用磷酸盐结合剂了(95%CI,18.0-40.7;P<0.)。
次要终点方面,在第26周时,患者血清磷水平平均值为4.71(±1.08)mg/dL,与基线相比平均下降了0.40(±1.15)mg/dL。
安全性方面,92.5%的患者出现了不良事件,而严重不良事件只有7.5%。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76.1%),共有51例。严重不良事件为急性心肌梗死、腹泻、血管穿刺部位疼痛、憩室炎和脑梗死。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占比为76.1%,主要由胃肠道反应构成,腹泻(74.6%)是最主要的不良事件。和药品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占比为3.0%。
总结总的来说,Tenapanor能有效的控制血清磷水平,减少磷酸盐结合剂的使用量。这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生活与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依从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Tenapanor的期间,大部分患者都出现了腹泻,因此未来的研究中或要加强对Tenapanor与腹泻的研究,针对性的进行腹泻管理。
参考文献
1.TadaoAkizawa,YuSato,KazuakiIkejiri,etal.EffectofTenapanoronPhosphateBinderPillBurdeninHemodialysisPatients.KidneyInternationalReports.7June,.S-(2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