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逆汤参苓白术散治疗久泻案 [复制链接]

1#

姓名:H某 性别:男性年龄0岁就诊科室:中医科

就诊日期:/01/12

  主观资料

主诉:消瘦数年余

现病史:肌肉萎缩,体型偏瘦,食欲差,大便不成形,一天5次左右,倦怠气短,恶寒,脉关弦重均弱,舌老红苔薄白。

既往史:无

家族史:无

过敏史:无

  检查

身高:cm、体重:68kg、收缩压:mmHg、舒张压:90mmHg

查体: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肌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叩击痛(-)。足背动脉可触及。

  辅助检查

  诊断  

食欲不振、脾肾亏虚证

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治疗

  治疗及指导  

  处置  

陈皮3g山药10g红芪10g茯苓10g

桔梗3g*参段10g蜜甘草10g麸炒白术10g

薏苡仁5g砂仁5g炒白扁豆10g*连片3g

麸炒芡实5g

就诊日期:/01/17

复诊:食欲较前改善,余见便溏不成形,一天2—3次左右,脉左紧右软,舌暗红苔薄白润。

  处置  

桔梗3g*连片3g*参段10g蜜甘草10g

山药15g薏苡仁5g茯苓10g红芪10g

麸炒白术10g砂仁5g防风3g炒白扁豆15g

7付,另给与中成药四逆汤口服液联合治疗

就诊日期:/01/24

大便成形,一天一次左右,食欲基本正常,余见下肢沉,脉略紧,舌暗红苔薄白润。

上方去桔梗加菟丝子补阴养阳,止泻,有补气固脱之功

  处置  

麸炒白术10g*参段10g菟丝子10g炒白扁豆15g

防风3g薏苡仁5g红芪10g*连片3g茯苓10g

砂仁5g山药15g蜜甘草10g

四逆汤口服液继续巩固

苓白术散具有益气健脾、除湿止泻的功效。本方治证由脾胃虚弱,湿浊内停所致。脾虚失运,湿浊内停,则肠鸣泄泻、饮食不化;脾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则气短乏力、面色萎*、形体消瘦;湿阻气机,则脘腹疼痛;舌淡苔白腻,脉虚缓为脾虚湿滞之证,都可吃此类药物。其成分包括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甘草、人参、白术等。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由甘草、附子等组成,主要用于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等;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

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