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入冬之后,随气温骤降,大多数人都只愿呆在室内,害怕外出感染风寒罹患疾病。虽然冬天保暖很重要,但如果长期处于静息状态,不利于机体运作,而中医虽讲究“冬藏”,但非代表不活动,冬主肾,养肾除了食补,也有包括运动在内的其他方式。
一、所谓“冬藏”,到底在藏什么
中医认为,冬属水,应于肾,主封藏,大致意思是,冬天应注重肝肾保养和身体保暖。
1.藏身体
日出而作,保证优质睡眠质量,有助于阳气潜藏。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耗损阳气、寒邪入体,失去新陈代谢活力。尤其是立冬后要保护好颈部、肩膀、腹部、膝盖、脚底等,并依据温度变换随时调整衣物。
2.藏能量
冬天应温补,少食生冷食物,但需避免过燥热,最好以热量高且滋阴潜阳食物为主,如大枣黑豆、黑芝麻、羊肉等。且遵循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原则,切记大补、盲目进补。
3.藏肝肾
寒肾相应,冬季最易消耗肾阳气,肾阳不足会出现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等症,因此应注重养生,选择温度适宜时活动筋骨,保证脾脏血液充盈。
二、冬季如何活动能得以“冬藏”
1.搓后腰
经常搓后腰,有温煦肾阳之功效,对于肾气不足、气血虚弱者更佳。可将双手搓热,紧贴腰眼处,稍用力向下搓至臀裂处,每日晨起、睡前都可揉搓,50-遍为宜。
2.提肛运动
古人将提肛运动称为撮谷道,是一种胜于吃药的补肾法,通过提肛运动的肌肉升降,鼻息有节律的一呼一吸,有补阳、固精、延缓衰老和益肾的功效。
3.散步
中医认为,腰是“肾之府”,腰好益肾,而肾又主骨。散步可锻炼腰腿,维持下肢灵活,并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但散步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最初可制定15分钟走完全程,次日可逐渐加速,保证12分钟走完。且要控制运动力度,标准运动量以头额微出汗为宜,如大汗淋漓、呼吸不畅则是运动过量。散步过程中,应昂首挺胸、双肩放松、收腹收臀,手臂自然下垂后前后摆动,体质较佳者步子迈大,反之迈小。
综上,冬季运动有必要,但寒冷空气极易损耗肾阳,应避免气温过低时外出运动,否则可出现心阳不足等问题,并诱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脑卒等,所以罹患心脑血管疾病或血栓的中老年患者可在室内温暖环境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