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迎新年#不知大家有没有过一种经历,夜晚睡觉时,昏昏沉沉似睡似醒,这时身体突然像触电一般“抖动”,然后又不由自主被惊醒。
有人说这是缺钙,有的人说是在长个,还有人说是神经向你发送抖动窗口,主要就是试探你有没有死亡,大脑想要“救”你。
临床上,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睡前准备:入睡期,人体开始昏昏欲睡,脑波的频率和振幅都逐渐变小;
正式睡眠:浅睡眠期,这时人体刚刚进入睡眠,脑波还不稳定,忽大忽小;沉睡阶段:
熟睡期、深睡眠期,人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快速眼动期,这时人会出现翻身等动作,脑波变化迅速,峰值甚至达到清醒时的高频率。
夜晚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是咋回事呢?医生给出详细解释
一天24小时睡眠时间几乎占了8个小时,睡眠是人体各个器官机能内部生态系统修复以及复原的必要过程。
优质的睡眠可以平衡人体内激素,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改善大脑记忆功能,然而随着生活方式改变,不少人深受睡眠的困扰。
除了失眠、半夜惊醒、盗汗、多梦等情况之外,相信不少人有睡前梦见踩空,突然一抖的经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西医分析,睡觉时突然“抖一抖”是临睡肌跃症的表现,也叫肌抽跃。这是由于白天身体达到了极度疲惫的状态,入睡前使大脑对身体的活动出现了错误的判断,以为身体处在危险的境况中,发出肌肉收缩的指令,导致身体猛然抖动,并有一种悬空感。
中医看来,临睡肌跃症则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引起。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当肝藏血不足的时候,人体就会出现烦热、多汗、多梦等症状;
当肾阴肾精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腰膝酸软、手脚发热、失眠、盗汗等症状,当身体出现了这些症状的时候,表示身体阴气阴血阴津耗损。
夜晚睡觉时,突然“一抖”,还有以下原因有关!
一、身体长期缺钙
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和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他们经常会在睡觉前突然感觉抖动,甚至有一种突然跌落的感觉,这是因为人体血钙浓度降低,从而导致肌肉神经长期处于亢奋,最终引发痉挛抽搐的现象。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如果是真的因为缺钙引起的身体抖动问题,一般比较频繁同时伴有肌肉和关节的疼痛感,但睡觉时而捅一下和缺钙并没有太大联系,希望你能科学对待。
二、不宁腿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是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疾病的一种,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障碍性疾病。
主要症状是在夜间睡眠时,双下肢极度不适感,具体表现为有明显的麻刺感、烧灼感、酸痛感,入睡前有悬空的感觉,易进行,严重干扰睡眠过程。
这种现象很多人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但是如果真的是因为这种症状引起的,夜晚睡觉突然抖动,需要尽快调整,可以咨询专业医生。
三、症状性肌抽跃
现在人都存在过度劳累情况,身体被透支也会造成临睡肌跃症,还要警惕症状性肌抽跃,即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睡前一抖症状。
在频繁出现睡前一抖症状的同时,如果还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是脑部疾病,比如:缺氧后遗症、脑炎、脑基底核病变等。
如果经常出现睡前一抖的情况,多半是身体向你发出求救信号,这个时候请你赶紧就医,以免耽误病情治疗。
关于睡觉的十大禁忌,劝你避而远之!
1、忌睡前过度用脑
晚上如有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要把较伤脑筋的事先做完,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2、忌睡前情绪激动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
3、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
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亢奋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4、忌睡前吃东西
人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部分活动节奏放慢,进入休息状态。
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健康。
5、忌睡前说话
因为说话太多容易使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使人难以入睡。
6、忌张口而睡
张口入睡,空气中的病*和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病从口入”,而且也容易使肺部和胃部受到冷空气和灰尘的刺激,引起疾病。
7、忌眼对灯光而睡
人睡着时,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觉光亮。对着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安,难以入睡,而且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8、忌蒙头而睡
老人一般比较怕冷,所以有的老人喜欢蒙头而睡。这样,因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而又缺乏必要的氧气补充,对身体极为不利。
9、忌当风而睡
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因为人睡熟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如果当风而睡,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侵入身体,引起感冒风寒等疾病。
10、忌仰面而睡
睡的姿势,以向右侧身而卧为最好,这样全身骨骼、肌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劳。仰卧则使全身骨骼、肌肉仍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消除疲劳,而且还容易造成因手搭胸部而产生噩梦,影响睡眠质量。
延伸——*压床是如何产生的?
首都医科医院神经精神医学科睡眠中心主任医师王春雪表示:长期精神压力、生活压力过大的容易出现*压床的情况,这些人群大概有30%左右的概率会发生*压床的情况。
此外,生活不规律、倒时差、熬夜多、或者看太多了电子产品,违背了人的自然生活节律,也容易出现*压床。
*压床的发生还和睡姿以及睡眠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睡觉的时候有重物压在胸口,容易导致呼吸不顺畅、血液循环不流畅,可能诱发*压床。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还发现,仰卧的睡姿也特别容易诱发睡眠瘫痪症,因为仰卧时口腔内的软腭下坠,容易堵塞呼吸通气而弄醒大脑皮层。
因为青少年以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是比较大的,作息时间也很不规律,所以,发生*压床的几率比较高。
既然知道了*压床是怎么产生的,那我们也可以积极进行预防,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兴奋性物质摄入,培养兴趣爱好,释放压力。
不论是*压床的情况,还是睡觉时突然一抖的现象,都应该引起重视,最重要的是睡觉前一定要保持放松,让自己尽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才能达到真正保养身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