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金秋十月的天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这不,近期部分地区的瞬间降温一下子让好多人都“阿嚏~阿嚏~”得了感冒。
免疫力强的人面对感冒抗一抗就过去了,但对免疫力较弱的人来讲,还是吃药来得实在。
但感冒药可不能乱吃啊特别是不能混吃这不之前就有因为乱吃感冒药导致器官衰竭的先例。
此前,一篇医生手记在朋友圈热传:
一位27岁的研究生小刘(化名)因高热7天伴腹泻5天,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呼吸科就诊。
血液检查提示小张全身肌肉正在溶解,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人体总共八个脏器系统,小张已经有五个系统功能衰竭。
医院、数十名医护人员、最先进的抢救措施和设备,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这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明明只是小小的感冒,为什么会那么严重?到底发生了什么?
多种感冒药混服
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来,在发现自己感冒发热后,小刘开始吃感冒药。
因为一种感冒药退热效果不明显,就多买了几种,且因为自己体重大,就加倍剂量吃了不少。
主治医生判断,混吃感冒药导致了小刘「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进而引发了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
对乙酰氨基酚,是治疗感冒药物中最常用成分,约80%抗感冒药都含该成分。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为: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将有可能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乃至死亡。
成人一次性服用对乙酰氨基酚10~15g后就会引起肝毒性;20~25g或更高的剂量可能致死。
而小刘购买的多种感冒药中,多含有乙酰氨基酚。
加上小刘本身比较肥胖且患有脂肪肝,肝功能较差,在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后,肝脏承受了极大的负荷,最终导致急性爆发性的肝损伤。
逝者已逝,但他留给我们关于安全用药的教训,却应该让更多人引起重视。
我们该如何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1
成人:一般来说,成人摄入对乙酰氨基酚一次不应超过毫克,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低于6小时,每日摄入最大量应不超过毫克,疗程不应该超过3天。
2
儿童:小儿按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或按体表面积每天1.5克/平方米,分次服,每4~6小时1次;12岁以下儿童每24小时不超过4次量,疗程不超过5天。
3
婴幼儿:也有报道认为,对乙酰氨基酚在新生儿体内排泄缓慢,毒性相对增强,3岁以下婴幼儿应避免使用。
专家提醒
医院脑病三科主任雷友红提醒大家:患者服用药物时,可以对照药物说明书查看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几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对乙酰氨基酚的总和应当小于毫克,此外有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以及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当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
这些常见的药物,混服危害大
01
藿香正气水+头孢=乙醛中毒
很多朋友都知道吃了头孢不能喝酒,然而往往忽视了一些药品中同样含有酒精成分,比如藿香正气水。
当它遇上头孢类抗生素同样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即酒精代谢受阻导致体内乙醛含量过高,进而引发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补充:双硫仑样反应的产生,是因为酒精(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被干扰了。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乙醇先转化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最后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而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不适。
02
阿司匹林+布洛芬=胃肠道出血
这两种药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它们的作用机理相似,一起服用会导致药物过量,加重副作用。
轻则出现恶心呕吐,重则引起胃肠道出血。常见的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还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
03
碘酒+红药水=碘化汞中毒
碘酒的主要成分是碘,红药水的主要成分是汞溴红,当这两种药物混合在一起,碘酒中的碘会与红药水中的汞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碘化汞。
碘化汞的侵袭力很强,会侵入皮肤组织里导致局部伤害,令伤口不愈合、溃烂。
如果大量运用,被皮肤吸收,可能会导致汞中毒。
04
蒙脱石散+抗菌药物=抗菌效果变差
蒙脱石散是常见的止泻药,但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会妨碍抗菌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达不到理想的抗菌效果。
这是因为一方面,口服进入肠道的抗菌药物可能被蒙脱石散吸附固定,随着肠道蠕动被排出体外。
另一方面,蒙脱石散在肠道形成了保护膜,会影响抗菌药物在肠道的吸收,使其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
05
感冒药+感冒药=肝肾损害
很多感冒药是复方药,多含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等相同成分,这些非甾体抗炎药对肾脏有一定损害。若几种感冒药同时服用,容易造成成分重叠,药量过大,增加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如维C银翘片、百服宁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扑尔敏,感冒药泰诺、白加黑等都含解热镇痛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同时使用会增大用量,对肝肾造成损害。
05
抗生素+利尿药=听力障碍
某些不同种类的药物具有相同的毒副作用,联合用药时,会令毒副作用相加,毒性增强。如头孢拉定(第一代头孢菌素)具有一定的耳毒性,而呋塞米(强效利尿药)可诱发耳鸣、听力障碍,两药合用时耳毒性增加,可引起听力障碍。
06
磺胺类药物+维C=泌尿系统结石
维生素C属酸性物质,而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及其代谢产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磺胺结晶盐,而形成泌尿系统结石,导致肾脏损害。如病情需要同用,可间隔2小时服药。
07
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不良反应叠加
两者都是治高血压的常用药,且都可以引起下肢水肿、心悸、头痛不良反应。若同时“见面”,则会让副作用叠加。
08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药效下降
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均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虽然作用相同,若同时服用,会产生药理性拮抗,也就是两种药在相互压制对方,反而导致抗菌疗效下降。
医院脑病三科主任雷友红提醒大家,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应当及时就医,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即使真的要补营养,也要依据身体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