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霉素氧氟沙星混浊
2青霉素氨茶碱青霉素失活、降效
3青霉素碳酸氢钠青霉素失活、降效
4青霉素葡萄糖分解快
5青霉素阿拉明起化学反应
6青霉素新福林起化学反应
7青霉素庆大霉素庆大失活、降效
8青霉素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有配伍禁忌
10青霉素维生素C青霉素分解快降效
11青霉素氢化可的松青霉素降效
12青霉素黄岑注射液沉淀
13青霉素黄连注射液沉淀
14氨苄西林-舒巴坦10%GS或5%GNS降效,室温1h失效
15氨苄西林-舒巴坦5%碳酸氢钠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16阿洛西林维生素B6沉淀
17阿洛西林氨甲苯酸沉淀
18阿洛西林维生素C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19阿洛西林阿米卡星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0阿洛西林小诺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1阿洛西林庆大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2阿洛西林头孢唑啉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3阿洛西林地塞米松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4阿洛西林肌苷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5阿洛西林诺佳沉淀
26氨苄西林钠0.5%甲硝唑变色、沉淀
27氨苄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28氨苄西林钠庆大霉素有配伍禁忌
29氨氯西林钠5%或10%GS液降效
30氨氯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1羧苄西林钠0.5%甲硝唑降效
32羧苄西林钠小诺米星降效
33美洛西林钠环丙沙星混浊
34美洛西林钠甘利欣混浊
35阿莫西林钠5%或10%GS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36阿莫西林钠5%GNS同上
37阿莫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8头孢噻肟钠碳酸氢钠红色配伍禁忌、相互增加毒性
39头孢噻肟钠甲硝唑4h后瓶底有少量气泡且溶液颜色变深
40头孢噻肟钠氟康唑延迟混浊、变色
41头孢噻肟钠5%GS白色混浊
42头孢曲松钠复方氯化钠乳白色混浊
43头孢曲松钠氨茶碱PH变化、降效
44头孢曲松钠氟康唑沉淀
45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沉淀
46头孢曲松钠莪术油葡萄糖液体变为棕色
47头孢曲松钠氨基糖甙类混浊
48头孢曲松钠速尿混浊
49头孢曲松钠葡萄糖酸钙混浊
50头孢他定维生素C维生素C含量下降
51头孢他定氟康唑沉淀
52头孢他定5%碳酸氢钠降效
53头孢拉啶止血敏混浊
54头孢拉啶莪术油葡萄糖液体变为棕色
55头孢拉啶氨茶碱分解失效
56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培氟沙星白色混浊
57头孢匹胺纳培氟沙星白色混浊、沉淀
58头孢呋辛钠氨基糖甙类有理化配伍禁忌
59头孢哌酮钠5%碳酸氢钠4h后变色沉淀
60头孢哌酮钠0.5%甲硝唑4h后变色沉淀61头孢哌酮钠奋乃静变色、沉淀
62头孢哌酮钠哌替啶变色、沉淀
63头孢哌酮钠环丙沙星乳白色混浊
64头孢哌酮钠西米替丁混浊
65头孢哌酮钠拉贝洛尔变色、沉淀
66头孢派酮钠氨基糖甙类沉淀或降效
67头孢哌酮钠止血敏混浊
68头孢哌酮钠氟哌酸乳白色混浊
69头孢哌酮钠葡萄糖酸钙混浊
70头孢哌酮钠氧氟沙星白色混浊
71头孢哌酮钠莪术油葡萄糖液体变为棕色
72头孢哌酮钠培氟沙星白色混浊、沉淀
7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米卡星沉淀或降效
74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沐舒坦白色混浊
75阿米卡星全静脉营养液1h即出现脂肪乳的破乳现象
76阿米卡星铂化合物肾毒性增加
77阿米卡星林可霉素增加药物毒性反应
78阿米卡星两性霉素B肾毒性增加
79阿米卡星多粘菌素肾毒性增加
80阿米卡星速尿耳毒性增加
81阿米卡星清开灵混浊
82小诺米星右旋糖酐毒性增强
83小诺米星强利尿剂耳毒性增加
84奈替米星维生素C降效
85奈替米星速尿肾毒性增加
86环丙沙星青霉素G钠1h内形成大块沉淀
87环丙沙星氨茶碱沉淀
88环丙沙星林可霉素沉淀
89环丙沙星肝素不相容
90环丙沙星氨苄西林钠乳白色絮状沉淀
91环丙沙星复方丹参立即产生黄色沉淀
92环丙沙星红霉素沉淀
93环丙沙星速尿混浊
94环丙沙星磷霉素乳白色混浊沉淀
95环丙沙星碳酸氢钠白色混浊
96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变色、沉淀
97诺氟沙星氨苄西林沉淀
98诺氟沙星苯唑西林沉淀
99培氟沙星青霉素G钠1h内沉淀,降效
培氟沙星复方丹参混浊
氟罗沙星氨茶碱严重不良反应(何种反应资料未注明)
氧氟沙星复方丹参混浊、聚结成块状物
氧氟沙星速尿混浊
左氧氟沙星维生素CpH升高,维生素C微细结构光谱改变
左氧氟沙星三磷酸腺苷显著变化,不能配伍
左氧氟沙星复方丹参乳白色混浊
左氧氟沙星速尿混浊
小诺霉素右旋糖苷毒性增加
小诺霉素强利尿剂耳毒性增多
小诺霉素清开灵混浊
磷霉素止血敏变色、降效、PH值改变
磷霉素复方丹参混浊
磷霉素葡萄糖酸钙沉淀
红霉素维生素C降效
红霉素生理盐水析出结晶、沉淀
红霉素林可霉素拮抗作用、交叉耐药性
表阿霉素糖盐水或复方氯化钠不溶物呈红色漂浮状
表阿霉素5%或10%GS液降效
表阿霉素17-氨基酸降效
表阿霉素甲硝唑降效阿昔洛韦5%或10%GS液变色
阿昔洛韦5%GNS液变色
阿昔洛韦门氡氨酸钾镁白色絮状沉淀
阿昔洛韦低分子右旋糖酐变色
氟康唑两性霉素B延迟混浊,沉淀
氟康唑氨苄西林钠延迟混浊,沉淀
氟康唑葡萄糖酸钙延迟混浊,沉淀
氟康唑头孢呋新钠沉淀
氟康唑琥珀氯霉素气体生成
氟康唑克林霉素沉淀
氟康唑红霉素沉淀
氟康唑氧哌嗪西林钠呈胶状
氟康唑速尿延迟沉淀
氟康唑安定沉淀
双黄连粉针阿米卡星沉淀
双黄连粉针氨苄西林颜色加深
双黄连粉针妥布霉素混浊
双黄连粉针白霉素混浊
双黄连粉针阿奇霉素混浊
双黄连粉针西乐欣混浊
炎琥宁白霉素白色凝固
炎琥宁维生素B6胶冻状
炎琥宁氟罗沙星白色混浊
穿琥宁白霉素乳白色混浊
穿琥宁维生素B6乳白色混浊
穿琥宁阿米卡星沉淀
穿琥宁氧氟沙星沉淀
穿琥宁西索米星沉淀
穿琥宁妥布霉素沉淀
穿琥宁庆大霉素混浊
穿琥宁环丙沙星沉淀
穿琥宁培氟沙星沉淀
穿琥宁沐舒坦白色混浊
穿琥宁葡萄糖酸钙混浊
复方丹参氯化钾混浊
复方丹参甲氰咪胍混浊
复方丹参阿奇霉素混浊
复方丹参维生素B6混浊
复方丹参抗癌药物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
复方丹参细胞色素C颜色变深、混浊、降效
复方丹参培氟沙星混浊
欧贝甘利欣混浊
欧贝头孢拉啶混浊
欧贝速尿混浊
欧贝复方丹参混浊
欧贝5-氟尿嘧啶混浊
欧贝肌苷混浊
速尿洛美沙星混浊
速尿米力农沉淀
速尿甲硝唑沉淀
肌苷沐舒坦混浊
%碳酸氢纳培氟沙星白色混浊
%碳酸氢钠西咪替丁混浊
地塞米松非那根白色混浊
地塞米松心律平混浊
维生素K1维生素C维生素K1失效
维生素K1格利福斯鹅绒黄色混浊
洛赛克复合氨基酸混浊
FDP碱性溶液或钙盐可能有理化配伍禁忌
尿激酶碱性药物沉淀
吗啡氯丙嗪呼吸抑制
胃复安阿托品拮抗
林可霉素磺胺嘧啶钠沉淀
肾上腺素洋地黄类易中毒
葡萄糖酸钙洋地黄类毒性增加
氨茶碱酸性药物有沉淀析出
庆大霉素肝素钠沉淀
布比卡因碱性药物沉淀
泰能含乳酸钠的溶液不相容
黄芪维生素B6混浊
青霉素Na:中性,白色洁晶粉末,遇酸碱或氧化剂等迅速失效。
阿莫西林:0.5%水溶液PH值为3.5-5.5,为酸性。10%水溶液PH值为8.0-10.0,为碱性。
头孢噻吩钠(先锋Ⅰ),白色或类白色粉末,10%水溶液PH值为4.5-7.0,呈酸性
头孢氨苄:白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0.5%水溶液PH值为3.5-5.5,呈酸性。
头孢羟氨苄: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特异性臭味,0.5%水溶液PH值为4.0-6.0呈酸性
头孢噻呋:呈酸性,与碱性混用会中和,无效
氨基糖苷类:在碱性环境下作用增强。(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铵、氨茶碱等联用抗菌效力增强)
氨基糖苷类:在碱性环境下作用增强。与青霉素或头孢类联用有协同作用。
硫酸链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PH值为4.5-7.0呈酸性
硫酸卡那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30%水溶液PH为6.0-8.0
硫酸庆大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4%水溶液PH值应为4.0-6.0.,呈酸性,与青霉素合用,对链球菌有协同作用。
硫酸新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PH值为5.0-7.0,呈酸性。
硫酸阿米卡星: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1%水溶液PH值为6.0-7.5,呈酸性。
盐酸大观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1%水溶液的PH值为3.8-5.6,呈酸性,大观霉素与四环素、氯霉素,同用是拮抗作用。
硫酸安普霉素:褐黄色或黄褐色粉末,1%水溶液的PH值为5.0-8.0。
土霉素盐酸盐:微黄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的PH值为2.3-2.9,呈酸性。
盐酸四环素:黄色结晶性,1%水溶液PH为1.8-2.8,呈酸性。
盐酸金霉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很快被破坏,呈酸性。
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1%水溶液PH值为2.0-3.0,呈酸性。
氯霉素: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2.5%水溶液PH值为4.5-7.5,在弱酸和中性溶液中较稳定,能耐煮沸,遇碱类易失效。
甲砜霉素:白色结晶粉末,呈酸性。较强免疫作用,抑制作用比氯霉素强6倍。
氟苯尼考:白色或类白色粉末,0.5%水溶液PH值为4.5-6.5,呈酸性。
红霉素: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0.%水溶液PH值为8.0-10.5,呈碱性。
硫氢酸红霉素:白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0.2%水溶液PH值为6.0-8.0。
酒石酸吉他霉素:白色或淡黄色粉末,3%水溶液PH3.0-5.0,呈酸性。
泰乐菌素:白色至浅黄色粉末,水溶液PH值为5.5-7.5
磷酸泰乐菌素:白色或类白色粉末,2.5%水溶液PH值为5.0-7.5
磷酸替米考星:呈酸性
杆菌肽:类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与1mL含0单位的水溶液PH值应为5.5-7.5。
硫酸粘杆菌素(多粘菌素E),白色或微黄色粉末,1%水溶液4.0-6.5,呈酸性。
多粘菌素B白色结晶性性粉末,2%水溶液PH5.7为酸性
恩拉霉素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PH值为5.0-8.0
盐酸林可霉素:白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PH值3.0-3.5,呈酸性
盐酸克林霉素,白色结晶性粉末,10%水溶液PH值为3.0-5.5,呈酸性。
维吉尼亚霉素:浅黄色粉末,0.1%水溶液PH值为4.0-7.0呈酸性(药物作用同杆菌肽)。
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
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
氟氯西林勿与血液、血浆、水解蛋白及脂肪乳配伍。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应注意。
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
头孢西丁钠与多数头孢菌素均有拮抗作用,配伍应用可致抗菌疗效减弱。
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的药物配伍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
去甲万古霉素与许多药物可产生沉淀反应,因此含本品的输液中不得添加其他药物。
抑制肠道菌群的药物可抑制柳氮磺吡啶在肠道中的分解
呋喃妥因与萘啶酸有拮抗作用,不宜合用。
碱性药物、抗胆碱药物、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
克林霉素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可联合应用,也不宜组成复杂的输液。
四环素类避免与抗酸药、钙盐、铁盐及其他含重金属离子的药物配伍
磺胺类不宜与含对氨苯甲酰基的局麻药(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合用,以免降效。
多粘菌素B与其他有肾毒性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不可配伍,以防意外。
对氨基水杨酸钠忌与水杨酸类同服,以免胃肠道反应加重及导致胃溃疡。
酮康唑和异曲康唑的吸收和胃液的分泌密切相关,因此不宜与抗酸药、抗胆碱药
多沙普仑禁与碱性药合用;慎与拟交感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
吗啡禁与氯丙嗪注射液合用。
阿司匹林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能是胃肠道出血加剧,应禁止配伍
抗抑郁药不宜与MAOI合用。
曲马朵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因二者作用相悖,相互抵消。
左旋多巴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麻黄碱、利血平及拟肾上腺素药合用。
溴隐亭忌与降压药、吩噻嗪类或H2受体阻滞剂合用。
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合用时,可加速卡马西平的代谢,使其浓度降低;
丙戊酸钠可抑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氯硝西泮的代谢,易使其中毒,故在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苯巴比妥为肝药酶诱导剂
普萘洛尔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否则,作用减弱。
噻吗洛尔滴眼时可被吸收而产生全身作用,故不宜与其他β受体阻滞剂合用。
维拉帕米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否则,会产生低血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停搏。
在应用强心甙期间,忌用钙注射液、肾上腺素、麻黄碱及其类似药物。
像去甲肾上腺素这类以强碱弱酸盐形式应用的药物,避免和碱性药物配伍,否则,会产生沉淀。
乙酰半胱氨酸能增加金制剂的排泄;
可待因类中枢镇痛药与中枢抑制药合用,可产生相加作用。
右美沙芬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致高烧、昏迷,甚至死亡。
麻黄碱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血压过高。
酮替芬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少数患者可见血小板减少,故二者不宜合用。
西咪替丁不宜与抗酸剂、甲氧氯普胺合用,如必须合用,应间隔1小时。
酶类助消化药不宜与抗酸剂合用,否则,使其活性降低。
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西沙必利)不宜与抗胆碱药合用,作用相互抵消。
思密达可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如必须合用时,应在服用本品前1小时服用其他药物。
铁剂不宜与含钙、磷酸盐类、鞣酸的药物及抗酸剂和浓茶合用,否则,可形成沉淀,影响其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