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药养生雨水节气雨渐多,乍暖还寒防感冒 [复制链接]

1#

节气简介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而且表示雨量开始增多。雨水之前的天气相对比较寒冷;雨水后,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春天的脚步越来越清楚,芬芳的花香,沁人的气息激活着身心。在春季,肝旺而脾弱,脾弱又使得脾胃的运输、消化功能受影响,如精神抑郁、腹胀、腹痛等。由此,春季的养脾健脾很重要。

春节如何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天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可见,从调养脾胃为出发点进行养生,也是我国养生修炼的一个重要法门。中医学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有益气、化生、营血之功。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元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安利三味养生药材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入脾、肺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内服:煎汤,5-15克,大剂15-50克;亦可熬膏,或入丸、散。治营卫气虚
  四君子汤: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吐逆: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0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局方》四君子汤)

茯苓

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10~15g。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一日,出火*),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芪

甘,微温。

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10-15g,大量可用至30-60g。

1.体虚自汗:(玉屏风散)*芪15g,白术10g,防风6g。水煎服。

2.脾胃虚弱以及气虚下陷引起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补中益气汤)*芪12g,*参、白术、当归各9g,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各3g。水煎服。

3.失血体虚:*芪30g,当归6g。水煎服。

4.乳汁缺乏:*芪30g,当归15g,王不留行、路路通、丝瓜络、炮山甲各6g。水煎服。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药学部全体人员祝大家牛年的春天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作者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