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山东首例一次微创手术更换两个心脏阀门
TUhjnbcbe - 2024/9/15 0:37:00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s://m.39.net/pf/a_8049006.html

信网(—)获悉,9月6日,医院心脏中心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团队成功为一位75岁患者完成微创经心尖联合瓣膜置换手术。一个入路同时完成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替换,该手术为山东省首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心脏的“单向阀门”——瓣膜

众所周知,心脏之所以能够进行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环流动而不倒流,心脏瓣膜起着“单向阀”的关键作用。人的心脏一共有四个瓣膜,分别为主动脉瓣(联结左心室和主动脉)、肺动脉瓣(联结右心室和肺动脉)、二尖瓣(联结左心房和左心室)和三尖瓣(联结右心房和右心室)。但是由于四个瓣膜日夜不停地工作,难免也会出现故障,例如主动脉瓣膜出现狭窄,心脏射血阻力就会增大,就会造成供血不足,二尖瓣关闭不全就会造成血液倒流,长此以往导致心脏功能不全,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75岁老人多个心脏“阀门”报警

75岁的张女士(化名)10年前曾接受二尖瓣生物瓣膜替换术,近两年来出现反复憋气和活动量下降,多次住院治疗,超声提示多个瓣膜病变,由于老人年龄大、身体弱,以前又做过一次手术,很难耐受再次开胸手术,所以每次住院进行药物治疗,但是效果越来越差。

因近期胸医院就诊,来院时平卧都会憋气,心脏彩超提示十年前置换的生物二尖瓣膜已经毁损,二尖瓣重度反流,而主动脉瓣膜随着年龄增长也发生严重钙化,出现重度狭窄,CT检查提示双侧胸腔大量积液。患者血压低,尿量少,长期心脏功能不全合并全身严重营养不良。由于两个瓣膜严重毁损,血流前进方向上主动脉瓣膜重度狭窄阻塞,后面的二尖瓣关闭重度不全,导致血流出现重度反流,所以老人的心脏射血功能很难维持,心脏射血状况差,药物的效果也非常有限。不解决两个瓣膜严重病变问题老人很难好转。

向高难度发起挑战,一次介入同期完成双瓣膜置换

心脏中心TAVR团队对老人进行了认真的评估,达成共识:老人身体太弱,很难耐受再次开胸直视下瓣膜手术,手术风险评估后提示手术风险极高。团队决定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介入瓣膜技术,进行瓣膜置换。但是困难在于,目前的心脏介入瓣膜治疗针对的主要是主动脉瓣膜病变,二尖瓣经验很少,而且如果仅完成主动脉瓣膜手术也不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需要同期完成双瓣膜手术才能挽救老人垂危的心脏。

心脏中心TAVR团队邵一兵主任、牛兆倬主任经过反复探讨和查阅资料,大胆提出了同期联合瓣膜的介入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入路选择少有的经心尖入路,经过团队反复论证,最终决定了手术方案和各项风险应对措施。

多学科团队、“航母手术室”全力护航

手术在具有“航母手术室”之称的先进杂交手术室中进行,由心内科、心外科、麻醉手术科、心脏超声科、介入放射科专家组成的TAVR团队强强联合。该团队目前已经完成30多例的心脏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团队分工明确,合作默契,迅速完善手术前的各项工作。

12时30分手术开始,老人的心脏功能很差,心脏操作过程中频繁出现心律失常和血压波动,麻醉师陈怀龙精心地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主刀邵一兵主任、牛兆倬主任和生伟副主任医师,在介入放射科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血管穿刺和临时起搏器植入,建立介入瓣膜输送通路。

手术第一步解决心脏主动脉瓣膜病变,通过交换导丝建立通路,准确的把介入瓣膜送到主动脉原位。在主动脉瓣膜置换完成后,循环迅速改善,团队再接再厉,再次建立心尖部到左心房的轨道,准确地把二尖瓣介入瓣膜定位在原来毁损的生物瓣膜瓣架上。手术顺利完成,用时不到两个小时。

来源: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首例一次微创手术更换两个心脏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