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3小时,5台大器官移植手术,福建5名患
TUhjnbcbe - 2025/1/9 23:25:00

11月13日,福建医院联合OPO、器官移植中心、心外科、胸外科、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病理科、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等近百位医务人员经过长达13个小时的鏖战,顺利完成器官捐献及其后的心、肺、肝及双肾5台大器官移植手术。

如此多台大医院同一天同步进行,在福建省属于首次。医院继10月份成功同日开展一肝两肾移植手术之后的再突破与新进展。

“一救五”南平男子捐献器官救人

11月13日凌晨,南平市的高先生(化名)因突发疾病被判定为脑死亡,医院联合OPO协调员席涛、医院重症林永兴主任团队紧密协作,专业耐心地与家属沟通。家属最终签署了捐献同意书,捐献患者心、肝、肺、肾和角膜等全部可捐器官,挽救他人。

13个小时,多个科室接力救5人

因为器官的转运和保存,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捐赠的器官能够真正起到作用,器官在获取前、获取中、获取后都须保证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所以,器官捐献工作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和时间的赛跑。

在这期间,在保证一切流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联合OPO的同事和相关移植科室的医务人员要协调解决脏器功能评估与维护、ICU至获取手术室的转运、手术筹备工作、器官从原址地转运至手术地所需的绿色通道……

在联合OPO成员夜以继日的奔波的同时,医院这边也严阵以待,做好器官移植的准备。

一肝两肾移植

38岁的肝移植患者李女士(化名)不幸确诊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此后逐渐出现黄疸、胸腹水、反复感染、硬膜下出血,病魔正逐步吞噬她。通过肝移植手术更换健康的肝脏是她唯一的希望。

两位肾移植患者吕先生与李先生(化名)均为尿毒症患者,自发病以来,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每日还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维持生命。他们期盼肾移植手术帮助他们摆脱病痛的折磨。

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蔡金贞主任接诊后,通过细致的检查评估,确定肝肾移植手术指征并登记等待供肝、供肾,同时为三位患者量身制定肝移植、肾移植手术方案。

时间紧,任务重。本次肝移植患者存在血管变异、脾大及肝脏严重黏连的情况,器官移植中心蔡金贞主任带领滕大洪、裴广辉、吴斌三位副主任及移植中心的10余名医生通过术中细心操作,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手术,术中通过超声准确评估移植肝脏血流良好,手术用时与正常肝移植患者无差异。同时间,两台肾移植手术也顺利完成。

双肺移植

58岁的肺移植患者陈先生(化名),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入冬后胸闷气促等呼吸道症状进一步加剧,已达到无法脱氧的严重地步,病情十分危急,命悬一线。

13日凌晨四点半,医院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早早地就在进行着肺移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的是做好迎接供肺的准备。缩短供肺缺血时间能够减少供肺损伤,提高肺移植手术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上午九点,医院。在麻醉手术部、ECMO团队、重症医学科、输血科、手术室等科室通力协作下,陈椿副院长、郑斌主任与医院特聘教授陈静瑜教授共同完成了VVECMO辅助下双侧病肺的切除及供肺移植手术。

整个手术过程流畅,各个结构吻合精准,手术前后不到4个小时,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因患者的移植肺功能良好,氧合指数有效改善,随即撤除了ECMO生命辅助支持。

心脏移植

61岁的心脏移植患者赵先生(化名)患有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在外院多次冠脉支架,反复心衰,已经住院80天也无法脱离强心泵。

因为一直长期服抗血小板药,赵先生的心脏是正常人的10倍大,这样的“超级心脏”让他不堪重负,心脏移植是他唯一的求生希望。

13日凌晨一点半,协和“取心”团队赶往供心获取地进行器官获取。上午八点四十,医院。在心外科手术室里,黄雪珊主任团队精准完成心脏移植流程与供心无缝衔接,依序完美的完成供心和受体的各个吻合口,一个小时后心脏就自动复跳,手术结束转入ICU监护治疗,全程用时不到三小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13小时,5台大器官移植手术,福建5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