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梨泰院万圣节庆典活动上发生的踩踏事故,截止到11月1日11时,死亡人数已经升至,另有伤者多人。
然而也是在同一天,刚果也同样发生了一起踩踏事件,当地时间29日晚,该国首都金沙萨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发生踩踏事件,事故造成11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警察。
踩踏事件的屡次发生令人心痛,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如何预防踩踏事件的发生,发生踩踏事件之后,又该如何有效自救。
1、如何预防踩踏?
针对任何危险事件,最重要是“防胜于救”。“防患于未然,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要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们要学会主动避险。”
预防踩踏事件的发生我们应当做到:
①、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怖气氛;
②、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③、尽量避免去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群的边缘;
④、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
⑤、到公共场所,先要注意观察安全出口的位置和疏散通道,牢记箭头指示的疏散方向。
2、发生踩踏事故后如何自救?
“三要”
①要逃离:看到有拥挤的情况,不能上去凑热闹,要迅速离开现场,并且在逃离时,不要盲目地跟随周围的人流移动。
②要躲避:发觉拥挤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选择安全地点短暂停留避险。
③要稳住:如果已经陷入拥挤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并尽量靠墙或抓住电线杆等牢固的物体以稳住身体。
“五不要”
①不呼喊:在拥挤发生时,切不可胡乱大喊大叫,这样会加剧人群的恐慌心理。
②不逆行:在事故发生时,不要逆着人流逃离。
③不蹲下:拥挤发生时,尽量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钱包、鞋子被挤掉,也不要贸然弯腰去捡。
④不窒息: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看到别人摔倒时不再前行、大声呼救,也告诉后面的人不要靠近。
⑤不等死:一旦摔倒,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不能躺着什么也不做。
3、如何救助别人?
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除了要立即报警,等待救援外,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优先急救人员:
无意识但仍有呼吸和脉搏;或神志淡漠、可能有严重内出血;或呼吸困难、有气道窒息风险等情况。
救护要点:
1、尽量将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检查伤员,如已失去知觉,又呈俯卧状,应小心将其翻转。
2、伤员救出后,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异物,保持伤员呼吸道畅通,使伤员头后仰,防止因舌根后坠堵塞喉部。
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在转运途中也要坚持持续心肺复苏。
意识清醒,但是活动障碍的伤员救护要点:
1、被挤压的伤肢应避免活动,对能行走的伤员要限制活动,伤肢不应抬高,也不应热敷或按摩。
2、伤员口渴者可给予碱性饮料,以防止酸中毒,防止肌红蛋白与酸性尿液作用后在肾小管中沉积。
3、搬运伤员要稳,避免颠簸和扭曲。运送时尽可能不摇动伤员的身体。若遇脊椎受伤者,应用硬木板担架搬运,并将其身体固定在担架上。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双人搬抬法,这样搬动易加重脊椎损伤。
4、运送伤员时,特别要注意保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随时观察呼吸、体位、出血、面色变化等情况,注意伤员姿势。寒冷季节注意给伤员保暖,而高温季节则注意避暑降温。
但注意以上救助方式是在保证自己安全和有急救知识的前提下,若没有急救知识不会心肺复苏就不要盲目去救助其他人,保证自身安全即可。
注: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