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损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是心血管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的临床方法不能直在分子水平上直接识别易损AS斑块。在此,北京大学郑乐民等人以骨桥蛋白抗体(OPNAb)和ICG共组装的Ti3C2纳米片近红外荧光分子作为一种先进的纳米探针(OPNAb/Ti3C2/ICG),其具有增强的光声(PA)性能,可直接和非侵入性地对易损AS斑块进行活体视觉成像。
本文要点:
1)所设计的OPNAb/Ti3C2/ICG纳米探针成功地实现了对泡沫细胞和易损AS斑块切片的明显近红外荧光成像。
2)OPNAb/Ti3C2/ICG纳米探针静脉注射AS模型小鼠后,其体内成像结果显示积聚了易损斑块的主动脉弓内PA信号明显增强,表明OPNAb/Ti3C2/ICG纳米探针用于区分易损AS斑块具有显著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OPNAb/Ti3C2/ICG纳米探针不仅克服了临床上难以区分易损AS斑块的难题,而且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易损AS斑块的无创特异性活体成像,极大地推动了心血管诊断技术的创新。
参考文献:
XiaoxiaoGe,etal.ANon‐InvasiveNanoprobeforInVivoPhotoacousticImagingofVulnerableAtheroscleroticPlaque.Adv.Mater.,.
DOI:10./adma.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