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维脂康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导致的疾
TUhjnbcbe - 2020/12/6 11:28:00
乳腺增生和结节是否会癌变 http://www.jiaquanry.com/rqzssw/8875.html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肢体动脉闭塞等疾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下简称斑块)与血脉癥瘕关系密切。

一、斑块形态似癥瘕

1、中医学将腹部肿块归于“癥瘕”的范畴,其中“癥”言结块凝聚不移,“瘕”指包块结散无常。斑块凸起于血管内皮,形成血管内膜凸起的固定不移的斑块,而斑块缩窄管腔,阻遏气血运行,可造成组织缺氧缺血,致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卒中、肢痛等病症。

2、斑块与“癥”皆为肿块凸起,二者形态基本相似。现代影像学及病理学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非孤立于一处形成斑块,而多弥漫于动脉血管内皮,且大小不等,说明斑块病变具有结散无常、弥漫的特点。

3、斑块坏死脱落后阻遏血脉,随阻遏部位不同,可造成诸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间歇性跛行等不同症状;或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血栓机化再通,导致症状出现或加重到减轻或消失,具有不确定性。这种病变部位弥漫、多样的特点,又有类似“瘕”的特点。

二、斑块病机似癥瘕

1、气机不通,则成瘕;血食凝聚阻碍经络血脉,则成癥。有形实邪停滞脏腑经脉,阻碍气机,常郁而化热酿*,致病情重笃。

2、癥瘕形成与脏腑功能状态有关,而外邪影响脏腑气机功能,则可结聚而成癥瘕。脏腑虚损是癥瘕形成的内因,非独邪气凝聚而成,即癥瘕发病病机有正虚、邪实两方面。邪气凝聚日久生成癥瘕,阻碍气血运行,气血不得濡养脏腑,则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之变,故癥瘕因于血食、气结,病位在血、在气,病性有虚、有实,且常化热酿*。

3、斑块的主要病理机制为脂质沉积、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增生等,其病机与癥瘕相似。

(一)痰凝血瘀

血管内膜沉积的脂质来源于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主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下,结聚日久形成粥样斑块。癥瘕的形成与饮食起居不节有关。脾气运化失职,不别清浊,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代谢,脂质浊*流溢于血脉,停聚而为痰,与血搏结成为血脉之癥瘕。此处与痰搏结之“血”,非运行于血脉之常血,乃不循经行之瘀血。

《医学入门》认为,癥为“夹瘀血而成形”。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脂异常等病理因素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诱导血栓形成,形成阻滞气血的“瘀血”。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主要为痰浊、血瘀两方面,且多见“痰瘀互结”,即“汁沫与血相搏”,与癥瘕的病机有共通之处。

(二)血脉失和

诸多病理因素皆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伴随炎症浸润与血小板黏附聚集,加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凝结于血管内膜,阻碍气血运行,影响脏器功能。实验研究亦表明,内皮损伤可明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医学认为,痰瘀热*得以阻滞经络形成斑块,其重要原因之一为血脉失和,气血不能畅行于血脉之中,痰浊、瘀血郁滞,蕴而化*。癥瘕基本病机亦为血脉气血失和,与斑块形成伴内皮功能障碍相似。

三、斑块的中医治疗

斑块与癥瘕在形态、病机上基本相似,故可认为斑块为“血脉癥瘕”,临证可参照血脉癥瘕相关治法对斑块进行治疗。

(一)活血化斑

斑块主要病机为瘀血、痰浊积聚脉内、阻碍气血,故治应以化痰祛瘀为要。治疗时应根据虚实轻重不同,选取活血化瘀、化痰祛痰之品,同时注意气能行血、气能行津,故还应合以行气理气之品。

临床舌质紫暗或伴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晦暗,脉弦或涩者,为瘀血凝结,维脂康胶囊组方中所含丹参、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大蒜粉(薤白提取物)、陈皮、山楂行气理气,可发挥穿凿之功;槐花性寒凉,长于清肝泻火,适用于配伍温燥活血之品或治疗血瘀伴有热象者。

舌质或舌下络脉晦暗、苔垢腻,脉滑,属痰阻血瘀,维脂康胶囊组方中所含大蒜粉(薤白提取物)行气导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在此基础上,配伍丹参、三七活血化瘀之品。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血脉癥瘕,无论痰瘀孰轻孰重,均需合以调达气机之药。

(二)荣脉抑斑

血脉柔顺调和是血运如常的基础。血脉失养与血脉瘀滞、蕴热酿*相互联系、互生互化:血脉失养,失其柔顺之性,血必运行艰涩而瘀滞;血脉瘀滞,蕴而酿热化*,又必损伤血脉,因此,临床气血亏虚常与血脉瘀滞共存,血脉阻塞常与气血亏虚症状同在。治疗时活血祛瘀通脉应兼顾荣养血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维脂康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导致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