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古今名义更迭
最早见于清代《本草从新》,其后《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等都有记载。在我国古代,五加科植物人参以产在山西的上*地区的为道地药材,为区别于来自东北的人参,取名*参。后因上*人参逐渐减少乃至绝迹,人们就把也产于上*的一种来自桔梗科,类似人参,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新药材品种称为“*参”。《本草从新》所载“*参”,即现在的桔梗科*参。
*参的优势:兼具人参、*芪之性
人参侧重于回阳救逆,大补元气,它补气的作用迅速,能很快的缓解气虚、安神生津,但作用过于刚猛。而*芪缺少人参安神生津的作用,但能补气升阳,对于中气下陷等证作用犹效,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补土派李东垣《脾胃论》的名方“补中益气丸”,重用*芪为君药,就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千古名方,对中气下陷引起的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崩漏及眩晕乏力,或短气不足以息等症效果显著。
*参,则兼备了前两者的补气作用,既能补气升阳,又可生津安神,还能生血,最常见于气血双补的中成药里,比如九芝堂的驴胶补血颗粒。
*参,不像东北山参那样厚重而有失阴柔,也不像高丽参那样雄壮却过于刚烈。*参和平中正,能提振脾胃之气,只要合理配伍,它不但能有效增强脾胃功能,还可调理常打瞌睡的气虚体质、怕冷的阳虚体质以及失眠心慌的气血亏虚体质……
*参(植物药)
01
为桔梗科植物*参、素花*参或川*参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切厚片,生用。
02
驴胶补血颗粒、归脾丸等。
03
甘,平。归脾、肺经。
04
补中益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
05
本品性味甘平,不燥不腻,补气之功较为缓和,一般的脾肺气虚轻证,可以代人参使用。但人参大补元气,善治气虚欲脱,为*参所不具;而*参有养血之功,并宜于血虚之证。
06
1.用于脾肺气虚证。本品有类似人参所弱于人参的补脾益肺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证。临床常用以代替治疗脾肺气虚诸证的古方中的人参,以治疗脾肺气虚的轻证。
2.用于气津两伤证。本品对于热伤气津之气短口渴,亦有类似人参而弱于人参的补气生津作用,适用于气津两伤的轻证,常与麦冬、五味子等养阴生津药同用。
3.用于气血两虚证。治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而见面色苍白或萎*、乏力、头晕、心悸等的气血两虚证,常与*芪、白术、当归、熟地等同用,以增强补气养血的作用。
07
不宜与藜芦同用。
相关
推荐
向上滑动阅览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期(地*)为什么叫它“地髓”?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期(熟地*)“张熟地”指的是谁?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期(山茱萸)谁是六味地*丸的骨鲠之臣?谁是“救脱第一要药”?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期(吴茱萸)重阳节插茱萸,是“吴茱萸”还是“山茱萸”?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期(山药)世间有此物,皇帝何嚣狂?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期(牡丹皮)武则天冲冠一怒为哪般?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期(茯苓)你会区分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吗?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期(泽泻)范仲淹为什么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9期(阿胶)“阿胶止*河之浊”啥意思?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0期(*芪)没有它,不信中医的胡适几乎坐以待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