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百时美施贵宝(BMS)公司研发的LAG-3抗体relatlimab联合PD-1抗体纳武利尤单抗疗法,在治疗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初治患者的2/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这是全球首个LAG-3抗体达到研究终点的Ⅲ期临床试验,彰显了LAG-3抗体联合PD-1抗体抗肿瘤的潜力。
近年来,以PD-1/PD-L1抗体为主的免疫疗法发展迅速,各类相关药物的适应症不断增加,彻底改变了包括肺癌、肝癌、黑色素瘤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现状,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实现临床治愈带来了可能。
但是,随着PD-1/PD-L1抗体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局限性也日益突出。在实际应用中,大概只有20%-30%的患者有效,在产生应答的患者中有为数不少的患者会因疗效不显著、原发或获得性耐药等问题,不得不放弃这昂贵的免疫疗法。
因此,探索新的肿瘤免疫检查点,研发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发新型联合治疗方案成为科研工作者新的目标,LAG-3抗体“应运而生”。
机制上:LAG3与PD-1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对肿瘤的杀伤效果
LAG-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是一种在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s)表面表达的免疫检查点蛋白,它能够调控T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APC)的信号通路,在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LAG-3主要通过与MHCII配体结合,调节T细胞增殖和功能,维持机体T细胞的稳态。在肿瘤环境中,LAG-3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MHCII配体结合,从而使T细胞不能识别肿瘤细胞,造成T细胞不能杀伤肿瘤细胞。研究显示,抑制LAG-3能够让T细胞重新获得细胞*性活性,增强对肿瘤的杀伤效果。
PD-1与LAG-3发挥作用的机制类似。虽然二者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它们可能产生协同作用,导致效应T细胞的耗竭,同时抑制LAG-3和PD-1能够增强抗肿瘤效果。
疗效上:LAG-3联合PD-1显著优于PD-1单药
BMS公司开展的RELATIVITY-临床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Ⅱ/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例既往未经治疗的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按1:1分组,分别为LAG-3抗体relatlimab(mg)+PD-1抗体纳武利尤单抗组(mg)、纳武利尤单抗组(mg),每4周给药1次。
研究结果显示,双药联合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12个月(95%CI,6.37-15.74),而纳武利尤单抗单药组中位PFS为4.63个月(95%CI,3.38-5.62);此外,双药联合治疗组治疗的12个月PFS率为47.7%,而纳武利尤单抗单药组为36.0%。
以上数据表明,relatlimab抗体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双药联合较单药显示出了明显的临床获益。
不止这一LAG-3联合PD-1双药组合,Eftilagimodalpha(LAG-3抗体)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同样表现出令人激动的疗效。
该研究研究共纳入36例晚期未经系统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eftilagimodalpha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客观缓解率(ORR,iRECIST)为36%,疾病控制率(DCR)为64%。亚组分析PD-L1TPS<1%、TPS≥1%、TPS≥50%的ORR分别为27%、39%、54%。
安全性上:不良反应可控,无剂量限制性*性发生
LAG-3抗体relatlimab+纳武利尤单抗双药联合治疗组安全可控,在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联合治疗带来的新安全信号。在联合治疗组中,97.2%的患者经历过任何级别的不良事件AE,而40.3%的患者经历过3或4级AE;在单药治疗组中,这些发生率分别为94.4%和33.4%。
此外,IBI(LAG-3抗体)联合信迪利单抗已完成Ia/Ib期剂量爬坡研究,共纳入40例患者,均无剂量限制性*性(DLT)发生。Ia期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是贫血(19.0%)。≥3级不良事件(AE)包括贫血(4.8%)、腹水(4.8%)和肝功能异常(4.8%)。Ⅰb期联合剂量递增阶段最常见的TRAE为谷草转氨酶AST增加(41.7%)。≥3级的不良事件(AE)包括高血糖(8.3%)、胆红素结合增高(8.3%)和肝功能异常(8.3%)。
LAG-3是医药领域最有希望的候选靶点之一,它的发现与崛起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LAG-3抗体联合PD-1抗体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除了上述药物,还有多种LAG-3抗体联合PD-1抗体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免疫药物在研发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患者获益。
招募
目前国内LAG-3抗体联合PD-1抗体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包括多个癌种队列,患者可报名参加。
*声明:本文旨在科普肿瘤医学和新药进展,任何重大医疗决策请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版权申明: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