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下垂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近期医案丨补中益气汤治疗肾结石尿频探
TUhjnbcbe - 2020/6/5 15:50:00

诊治医生:尹周安

医案整理:胡玉星

图文编辑:芦易

责任主编:张凌瑶

?基本信息?

杨某某男67岁

衡阳人

?主诉?

反复腰痛伴小便改变10年余

首诊

-7-30

现在症

患者诉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腰痛,尿频,并偶有血尿,多次肾B超提示:双肾多发结石并肾积水。近日再次出现腰痛,并加重。目前小便*、夜尿多。疲乏明显,落座即打瞌睡,伴头晕耳鸣,听力明显下降。

舌脉:舌淡胖,苔薄白,中根部稍偏厚。脉弦,浮取搏指,沉取无力右脉搏指甚于左。

辨证处方

①补中益气汤+乌药、金钱草*14付(目前先以消除肾积水为主)

②必要时手术取石。

③复查B超、尿常规及肾功能。

④多饮水,服药期间出现腰痛可能为结石下移。

二诊

-8-13

刻下症见

服上方腰痛发作已明显减少,精神明显转佳,未再出现血尿。近半年来,体力明显下降,曾出现昏仆倒地,食欲下降,晨起口干,稍感形寒畏冷。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舌苔根部偏*腻,脉大,沉取无力,双尺部尤为明显,且舌下瘀斑瘀点。

辨证处方

①补中益气汤合滋肾通关丸*14付

②自备金匮肾气丸(每日两次)

补记:患者还在进一步治疗当中,虽然自觉症状明显改善,但双肾结石尚未打下来,正可谓“革命尚未成功”,后续治疗依旧繁重!嘱咐定期复查双肾彩超,必要时手术取石,再中医调治亦可!

一笑堂主人按语

此病人患有双肾结石并肾积水,脉浮取搏指,苔*白而腻,且舌下瘀斑瘀点,若根据其脉象、舌象极易被误诊为湿、热、瘀的实证,但其本质为虚证,在临床治疗上恐犯“虚虚实实”之误,故以此记之。

一、病因病机

其人为什么会出现双肾多发结石并肾积水呢?

西医学中导致肾结石的病因很多,身体的代谢异常,尿路的梗阻、感染、异物、药物使用是其常见病因。肾积水是指由于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蓄积后肾内压力增高导致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功能减退。其可为肾结石引起的继发性肾积水。

《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其人小便频数,疲乏嗜睡,头晕耳鸣,听力下降乃是中气虚之象;且既往多年劳作辛苦,久为虚劳。故知其肾结石伴肾积水可能是中气不足所致。

其苔中根部腻,且有结石、积水可知下焦存湿邪日久。究其原因可能有二:其一,因虚致实,此人已成虚劳,气虚津停生湿,气虚成瘀,久羁中下焦乃成有形之物,如肾结石、肾积水等,湿郁化火,故其苔中根部*腻。其二,因实致虚,此人中下焦湿热,病久伤气,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其脉象亦极具特点:

首诊时其脉弦,浮取搏指,但重按无力,此乃虚劳之脉。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诊并治第六》中所言:“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陈修园《时方歌括》中言:“补中益气汤治阴虚(太阴)内热,头痛口渴,表热自汗,不任风寒,脉洪大,心烦不安,四肢困倦,懒于言语,无气以动,动则气高而喘”此处的“脉洪大”正如《金匮要略》中所言“脉大为劳”。

其右脉搏指甚于左,右脉主肺、脾、命门,肺为水之上源,失通调水道、脾失健运生湿,命门火衰则易生湿浊。二诊时脉浮大,双尺部尤为明显,提示有肾阴虚有热。

脾失健运生湿、生食积,故其人纳差、苔中根部腻;气虚血行无力而成瘀,故其舌下可见瘀斑瘀点,此皆因虚致实,非独实证也。

二、治疗

当前以扶助正气补中气为主,体虚不可妄攻。补中气以行气,气行则水行以疗肾积水、小便频数;气行则推动有力,有利于肾结石的下移;气行则血行,其瘀血自然会有所改善,后期再兼顾其瘀血即可。此类患者后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恐将来出现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

三、遣方用药

首诊予补中益气汤加乌药、金钱草。乌药配金钱草是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乌药理气止痛走下焦,若有寒象可入肉桂,如缩泉丸中亦取乌药理下焦之气;金钱草是治疗结石的常用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而言,结石易有感染,故稍入金钱草。

根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由此引申补中益气汤可治疗腹泻、脱肛、虚秘、小便失禁、尿频、癃闭等病。

二诊时患者腰痛明显减少,精神明显转佳证明了首诊辨证的正确。但此时其人舌苔中根部偏*腻,双尺部无力、加之年老,下焦湿热久稽伤阴,二诊时宜兼顾其肾阴虚有热,故合入滋肾通关丸。

四、学习思考:可以使用济生肾气丸吗?

久久思忖,予济生肾气丸应可取效。但补中益气汤更为合适。

其一:其人主要病机为中气虚,甚则昏仆倒地,类似于现代医学的低血压,补肾气不如补中气之效速。

其二:首诊时其人寒象并不十分明显。

其三:此亦有开上窍以通下窍之妙!陈修园曰:“尿窍一名气门。以尿由气化而出也,气者,阳也;阳得阴则化。若热结下焦,上无口渴之症,以滋肾通关丸清下焦之热;则小便如涌矣。此症若口渴,宜《济生》肾气丸、《金匮》瞿麦丸主之。然又有巧法焉:譬之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去其上窍之闭,则水自流矣。用补中益气丸或吐法甚妙。”

故以补中益气汤实属巧妙!

谨以此案记之,恐犯虚虚实实之戒。

                从方剂到临床团队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期医案丨补中益气汤治疗肾结石尿频探